物理学家称流言像核裂变一样传播
互联网上的流言蜚语被普遍认为像传染病一样扩散,
但山东师范大学的物理学家 Wenrong Zheng 认为传染病模型并不能准确描述流言的传播方式:传染病模型将流言的传播视为被动感染的过程,忽略了现实世界中人的行为和心理变化,以及外部事件对流言传播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缺陷,Zheng 和同事基于核裂变链式反应创建了一个新的流言传播模型。
研究报告发表在《AIP Advances》上。
核裂变链式反应过程始于一个铀原子核自发分裂成两个较小的原子核和多个中子。如果中子被其它铀原子核吸收,它们更有可能分裂,从而引发链式裂变反应。
铀的两种最常见同位素是铀-238 和铀-235,其中前者须吸收多个中子才会分裂,而后者只需吸收一次就会分裂。
在新的模型中,流言就是中子,铀-235 原子核是收到流言后立即传播的人,铀-238 原子核是多次收到流言后才传播的人。研究人员认为新模型更准确,现实中有很多人必须多次接触流言才会决定向外传播。
网络谣言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什么是“谣言”?根据研究文献统计,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这些内容不真实,是有目的者捏造的、毫无根据的信息。
然而,一些学者认为,谣言不仅仅是负面的虚假新闻,而且是未经证实的新闻或解释。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谣言是基于事件的虚假新闻和真实新闻的叠加信息。
传播后,会引发舆论,带来一定的负面社会影响,扰乱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甚至国家安全。因此,研究网络谣言的传播情况,发现其传播规律,为遏制谣言泛滥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社会意义。
如果想详细了解,可以点开视频下方的链接。
谢谢观看本视频。要是喜欢,请订阅、点赞。谢谢
链接1:https://physicsworld.com/a/rumours-spread-like-nuclear-fission-say-physicists/
链接2:https://pubs.aip.org/aip/adv/article/14/7/075326/3304858/A-rumor-propagation-model-based-on-nuclear-fission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