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Client-2-API:多模型统一接口的 OpenAI 兼容代理层
AIClient2API:模拟 Gemini CLI Kiro 客户端请求,兼容 OpenAI API。可每日千次Gemini模型请求, 免费使用Kiro 内置 Claude 模型。通过 API 轻松接入任何客户端,让AI开发更高效!
概况 / 目标
从 README 和项目说明来看,AIClient-2-API 的主要目标是:
- 将多个只在客户端或专有平台上可用的大模型(如 Gemini CLI、Qwen Code、Kiro 的 Claude 模型等)模拟成一个兼容 OpenAI API 的接口。也就是说,用统一的接口调用,就能访问不同大模型后端。
- 支持多模型并能在请求时切换:你可以灵活地在不同模型提供者之间切换。
- 支持“账号池”管理(多个账号轮询、故障转移、配置降级)以提高稳定性。
- 提供日志 / 审计、缓存、系统提示控制等功能,以便在使用过程中监控、调试和优化。
- 支持容器化部署(Docker)和模块化扩展,让你可以比较方便地在自己环境中部署使用。
换句话说,这个项目是一个桥梁/适配层,目的是让那些原本接口不兼容或者只能在特定环境(客户端或私有平台)使用的模型,也能像 OpenAI 那样以统一 API 被调用。
核心设计与架构
下面是这个项目在架构与设计上的一些关键要点:
功能 & 特性总结
以下是这个项目的一些关键功能:
- 统一接口:外部客户端或应用只需要调用 OpenAI 风格的接口(例如
POST /v1/chat/completions这种格式),就能背后交给不同模型后端处理。 - 模型切换:在调用时可以通过路径或配置选择不同模型后端。
- 高频访问 / 绕限额:利用 Gemini CLI 的 OAuth 授权等方式,可能绕过部分官方免费 API 的速率或配额限制,从而提升使用频率。
- 免费使用 Claude 模型:在 “Kiro 模式” 下支持使用内置的 Claude 模型(也就是借助 Kiro 平台)。
- 账号池 / 轮询:支持为每个模型提供商配置多个账号,轮询使用、检测失效后切换。
- 日志 & 审计:保存所有 prompt(请求)与响应,用于调试、审计、提示词优化等。
- 灵活的系统提示控制:可以设定系统级的 prompt,选择覆盖或追加。
- 模块化扩展:如果未来你要接入一个新的模型服务商,只要写一个新的适配器模块就能加入系统。
- 健康检查:可监控服务是否正常、模型是否可达等。
- Docker 支持:方便部署、隔离环境。
使用场景 & 优缺点
使用场景
这个项目适合以下几类场景:
多模型融合 / 混合调用
你想在一个客户端或应用中灵活调用不同模型(比如在某些场景用 Gemini,在另一些场景用 Claude 或 Qwen)而不想为每个模型都写单独的适配逻辑,就可以用这个项目作为中间层。兼容性层
如果你已有很多基于 OpenAI 接口写的代码或工具(比如 Chat UI、插件、Agent 等),你可以把这些工具的 “API 地址” 指向这个代理服务,从而间接使用其他模型。这样就不用改大量调用逻辑。提高稳定性 / 拓展资源
利用账号池、多账户切换、故障转移等机制,让使用某些模型服务更加稳健。监控 / 审计 / 日志记录
在商业或研究环境下,希望记录所有 prompt / 响应以做模型分析、调优、安全审计等。
优点
- 接口统一、易于集成
- 支持多模型、切换灵活
- 提供监控、日志、账号池等高级功能
- 扩展性好:可逐步添加新的模型后端
- 部署灵活(支持 Docker、Node.js 原生)
缺点 / 风险
- 合规 / 法律风险:仿造 / 模拟某些客户端 / 平台接口,有可能触及服务条款或版权 / 使用协议问题。项目本身在 README 中也写了免责声明。
- 稳定性 / 可靠性:如果某个后端服务的接口变动或失效,适配器可能失效,需要及时维护。
- 延迟 / 性能开销:作为中间代理,增加了一层网络 / 转换开销,可能会有额外延迟。
- 成本 / 配额管理:虽然可以绕过某些限制,但背后使用的模型服务仍然可能有配额限制或收费策略,需要妥善管理账号池等。
- 安全 / 隐私:代理中会处理 prompt、响应、API 密钥等敏感数据,需要确保服务安全、密钥保护、防止日志泄露等。
举例说明 / 工作流程(简化版)
假设你在代码里原本是这样调用 OpenAI 接口:
POST /v1/chat/completions
{
"model": "gpt-4",
"messages": [...]
}你把这个请求的目标地址换成 http://localhost:3000(运行该代理服务的地址)。代理服务会:
- 接收到这个 “OpenAI-style” 请求
- 解析出你希望调用的模型(可能通过请求路径、header、请求 body 等标记)
- 根据配置 / 路由 / adapter,把这个请求转成某个后端模型服务所需的原生请求格式(例如 Gemini CLI、Qwen、Kiro Claude等)
- 向该模型后端发起请求
- 得到响应后,把它转换成标准 OpenAI 接口返回的结构
- 返回给客户端
在这个过程中,代理可以做额外操作,比如日志记录、失败重试、账号切换、速率控制等。
Github:https://github.com/justlovemaki/AIClient-2-API
油管:https://youtu.be/iM6N3kXoWpQ
留言
發佈留言